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,树高15—20米,**30米。**胸径1米左右。树冠卵形至广卵形,老树皮较厚有纵裂,黑褐色,常鳞片状开裂:树干上部树皮很薄,褐黄色或淡黄色,薄皮脱落。轮枝明显,每轮5—12个,多为7-9个,20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,一年生枝条淡黄色,2—3年后变为灰褐色,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。芽圆柱状樟子松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,**钝或尖,黄褐色或棕黄色,表面有树脂。叶两针一束。稀有三针,粗硬,稍扁扭曲,长5—8厘米,树脂道7—11条,维管间距较大。冬季叶变为黄绿色,花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,属于风媒花,雌花生于新枝**,雄花生于新枝下部。1年生小球果下垂,绿色,翌年9月—10月成熟,球果长卵形,黄绿色或灰黄色;第三年春球果开裂,鳞脐小,疣状凸起,有短刺,易脱落,每鳞片上生两枚种子,种翅为种子的3—5倍长,种子大小不等,扁卵形,黑褐色,灰黑色,黑色不等,先端尖。千粒重随产地植株变化大,红花尔基产7.9克,大兴安岭5.4克,章古台地区10-12克。寿命长 樟子松寿命长,一般年龄达150—200年,有的多达250年,在章古台的条件下,5龄以前的生长缓慢,6—7年以后即可进入高